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日常供需 > 车找人 > 正文
    购物车
    0

    经开地名故事——莲花堂

    lch117     2017-08-19 22:19:56     浏览:21    回复:0    点赞:0
    发帖人:lch117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莲花堂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刘社区连环居委会。明代,庐、寿两界张姓一支在此建立祠堂,名曰莲花堂。

    莲花堂本来取名于连环塘。古代,庐州与寿州交界处的这个村庄九塘连环,其塘口名称自东向西分别为:高塘、大圩塘、大塘、墩塘、藕塘、大弯塘、小弯塘、喜鹊塘、铜塘。其中藕塘每到夏季莲花盛开,再加上“莲花”与“连环”二字音近,后来以讹传讹,就被叫作莲花塘。



    据莲花塘张氏第十五世裔孙张本实考证,如今的莲花堂张氏族人,于清朝初年迁来寿合边界,其迁寿始祖叫张江,死后葬于柳塘岗(今柳塘村柳塘郢与四冲村前郢之间)。

    莲花塘张氏宗谱有这样赞语:“清河发派,继迁寿春,柳塘岗上,卜居安身”。

    据莲花塘张氏第十八世裔孙张世宏考证,“考之古史,轩辕黄帝共生二十五子,十四个儿子均赐了姓,其第五子姬挥,因发明弓箭有功,帝赐以张姓,为我张姓之始。初蕃衍于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一代,历数十世及汉而有张良,良之裔名禹,世居广平府清河县,张氏称清河郡者,从此始也。唐代郓州寿张县(今属山东省)著名长者张公艺,家庭和睦,九世同堂,共享天伦之乐。唐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家,问何以能此?公艺请纸笔,当场写下了一百个“忍”字。高宗夸张公艺以“忍”为家风而九世和睦,实在难得,并亲笔为其居室题名为“百忍堂”。这是我张姓称“百忍堂”的由来。”

    往年过年时,莲花塘张氏族人的家堂或大门都张贴同一副联语:“清河绵世泽,百忍振家声。”

    因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需要,莲花塘张氏祖坟于2007年1月20日(大寒)至4月5日(清明)迁往高刘社区洪店公墓。2008年9月15日《连环塘张氏迁寿始祖张江及其部分后裔遗骨迁葬记》有这样记载:“……元末明初,经过长期战乱、水旱蝗疫等灾害,中原大地黎民流离失所,到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为解决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开展大规模移民18次之多,移民姓氏554个,分布于18省(市)498县。我族可能在此时迁徙至江西定居。公元1644年12月(清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圈地令’,所圈之地分封满族功臣,汉人立即被赶杀出逃。民间口传,我族江公就是从江西瓦砾坝(今江西省鄱阳县西岭湖瓦燮坽)逃亡迁徙而来寿、合边境定居的。”

    辩论一下,笔者认为,张本实和张世宏先生关于莲花塘张氏于清朝初年迁来寿合边界的看法值得商榷。证据一:莲花塘张氏宗谱中张江的遗像着明代乡绅服装,肯定不是清代服装!

    证据二:莲花塘张氏《创修宗谱序》明确记载:“近考江公,自清河发派,为我族迁寿之始祖也。卜居柳塘岗,及本朝顺治初年,友公迁于堰头村,崇公迁于朱家岗,遂为南北分焉……乾隆末年,九世祖七房分居,我长房又移于连环塘居焉。”由此可见,张江后裔传至乾隆时已历九世,约270年。也就是说,张江“继迁寿春”至少在明朝正德以前。先贤张景云(张江十三世裔孙)措辞严谨,在谱序中继续写道:“惜先代宗谱失于兵燹,江公以前不得其详者,从而缺之,非略也,不敢诬其祖耳。”   

    综上所述,关于莲花塘张氏究竟是怎样从“清河发派、继迁寿春”的?还是持明朝移民“卜居柳塘岗”的观点较为可靠!

    莲花塘张氏于清朝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创修宗谱,1888年完成修谱。谱中记载:“昔敦复公讳英,康熙丁未进士,入翰林,累官大学士,与我支公柳塘岗祖茔。”“敦复”是前清宰相张英的字(典出《易经·复卦》:敦复,无悔);“祖茔”就是祖坟。也就是说,张英一脉与莲花堂张氏同祭一个祖坟!

    张本实在《张氏宗谱史序》中回忆:

    其实,莲花塘张氏不认张英的根本原因是:“然因其流于桐邑多代,昭穆失考,尊卑难分”。(见莲花堂张氏三修谱序)“昭穆”就是辈分,古代宗庙或墓地排列,居左为“昭”,居右为“穆”。既然辈分都分不清了,也就不便相认。

    此前,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莲花塘张氏二修宗谱,谱序提到:“唯最可憾者,为敦复公讳英,清康熙丁未进士,入翰林,累官大学士,与吾始祖公柳塘岗老茔,因其流于桐邑,昭穆失考,庆吊不通,在第一次修谱时其族已未参加,此次原拟赴桐接洽,奈时局非常,皖西一带满地烽烟,道路多梗,又作罢论,岂非一最大憾事耶!?”

    三修宗谱时,莲花塘张氏派张中和、张世树赴桐考察,联系到张英第十一世裔孙桐城市博物馆馆长张泽国,得知桐城那边也少与张英联谱,就连张英的六个儿子也单独修谱,大概都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吧?

     莲花塘张氏是高刘社区的旺族之一。据《连环塘张氏迁寿始祖张江及其部分后裔遗骨迁葬记》记载:“江公迁寿,经过360多年至今,蕃衍21世(厚字辈)。1996年三修宗谱时,全族现有登记入谱六千多人,分东西南北四大份、十三大房。居住地域主要在寿县与肥西县交界处的连环塘四周约25里范围内,但也有部分族人移居京、津、沪、苏、浙、鲁、川、琼等十三个省、市、区。我张氏族人遵纪守法,并遵循宗谱中的“族人守则”、“家训”等规条,发扬“百忍堂”的忍让宽容精神,严于律己,诚信待人,和睦亲友,积极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族人无人受到国法极刑处治,全体族人深以为慰。”

    莲花塘张氏人才辈出,清末有著名讼师张善初;近代有在清剿湖匪渔霸战斗中壮烈牺牲的中共刘河乡乡长张学宽、民间尊为老教头的高刘小学首任校长张执中、华大革命知识分子、肥西水利专家张双和、肥西革命先驱张建之、安徽化学化工巨匠张道政等,其事迹另见传记。

    莲花塘曾经开设过学馆,《合肥县志》:“莲花堂学田,年租八石,租布八丈”。 

    莲花塘人较早掌握机械脱棉籽技术,相当于发明了轧花机。因此,贡献一条民间歇后语:“莲花塘棉花——不谈(弹)!”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