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日常供需 > 人找车 > 正文
    购物车
    0

    记高刘大桥医院

    lch117     2018-04-10 15:44:41     浏览:5    回复:0    点赞:0
    发帖人:lch117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本文原题《大桥医院——高刘医疗卫生工作的桥头堡》,作者金长渊,曾用名李明传,笔名明川,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太白楼诗词学会理事、合肥市庐州诗词学副会长、雪花吟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责任副主编、《庐州诗苑》秋季刊执行主编。

    这是一篇报告文学,真实报道了高刘卫生院的前世今生。大桥医院是“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产物,当年创业者艰苦奋斗、白手起家,践行毛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指示,“手术精湛,对患者热心负责,有着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就诊者的一致称赞和好评。”“医生给患者看病,根据病情,对症治疗,病家花钱少。”“跟当地人民关系密切……很多细节感人至深。”

    大桥医院数易其名,最早叫“肥西县医院高刘分院”,后来叫“肥西县第六人民医院”,“新世纪后,又改称‘肥西县高刘镇中心卫生院’,现在与省二院联营,即将升格为‘三甲医院’。”作者期望“新一代人能继承前辈奠基人的医德医风医技,为高刘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已入选即将出版的《经开地名文化集萃》。

    原高刘镇中心卫生院


    大桥医院

    ——高刘医疗卫生工作的桥头堡

    作者:明川


    临河建院傍新桥,医卫蓝图着意描。
    响应中央行动快,心牵群众热情高。
    白衣天使以身许,赤胆为民把病疗。
    五十年来驹隙过,流芳青史大名标。


    解放前,高刘街道只有几家私人诊所和中药店,记忆中,这些中医的名字叫阎焕章、罗祥银、陈景仁、沈东平、骆孟九、钱国威、王文刚等,基本上以中医为主,各有擅长,望闻问切,给以中草药,也倒是能发挥一定作用。解放初期,有一旧军队退伍的军医叫“刘神经”(外号响亮,人们反而不知道其真名)出现在街上,会用西药,记得他最著名的就是有一种药叫盘尼斯林(青霉素)特别灵,对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丹毒等,非常有效。

    那时乡下人看病,一种途径,若是能行走的话,就是到街上诊所去看;另一种情况是重病在身,不能行走,就请郎中来家看。就医看病,诸多不便。

    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高刘地区由于淠史杭主干渠河道阻隔,通往五十里小庙至合六公路交通受阻,一旦有患大病者,人抬担架,长途步行到省城或县城,需要近十个小时才能到达,这样,往往延误了患者的有效治疗。

    文革前,毛主席针对各地把医院办在大城市,“一大二洋”,顾不上农村广大农民表示不满,痛斥之,要砸烂“城市老爷卫生部”。到了1966年6月26日,毛主席发出最高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就是“六二六”指示,各地纷纷落实。当年9月,肥西县决定建立县医院高刘分院,当时兴风工农兵领导一切,开始是一位大队书记韩子平(家住长岗与火龙地附近)来牵头组建医院,起初是以原来的高刘公社医院为基础,医生多为集体性质的身份。后来有正式医生黄春章、刘阳来到刚成立的分院。筹措新的医院选址,决定在高刘街道北头的淠史杭瓦东干渠北岸,由于附近有一座刚刚建立的跨河大桥,当地人都称之为大桥医院。原先这里淠河堆土区如同小山,不便建房。高刘指导点号召当地几个公社的群众前来移土平地。黄春章和罗守礼等从岗集窑厂、二轮窑厂以及合肥等地采购砖瓦水泥,进行施工,新建标准化的门诊部以及职工宿舍。方钦云从农兴罗坝圩林场几十里路亲自肩背水杉树苗回来,职工自己动手,植树绿化。

    初建时有门诊房屋九大间,在前边临河,虽然不是大楼,但比较气派,300多平方米,砖混结构房屋,宽敞明亮,水泥地坪。“两路共一脊”模式,中间是走廊,两旁是门对门科室。后面是比较大的院子,最后一排是职工宿舍。都是砖木结构的房子,不像其他土房子,比较起来显得“洋气”,比下面的公社卫生院条件好多了。20间全基建的砖混结构职工宿舍当时在镇上也都显得比较高级。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县医院高刘分院

    初建时有职工19人,除了从县医院抽调骨干医生充实基层,还有大专院校毕业生陆续分配到这里。例如蚌埠医学院毕业的贺泽银、叶顺华、郭文平等,从六安卫校毕业的窦伦卫、陈先珍、汪志琐,安庆卫校毕业的罗照勤,有些虽不是本地人,从省城中医学院毕业的孟雷、徐迈,从安医毕业的刘蓉,从皖南医学院毕业的余孝东、芜湖卫校毕业的米延寿,他们为高刘地区的医疗卫生和人民健康倾注了心血,贡献了青春年华。当年在大桥医院工作的还有付坤和、熊仲祥、周勋发、吴志英,窦长英,卫平巨、侯永慧、袁忠秀、戴宏煜、王金霞,秦萍、陈萍、从西安调回来的外科医师盛泽海,内科曹慧琴,院部秘书汪永兰。当时医院有来自上海、陕西等五个省籍贯的医生支援工作。

    到了1970年代初,县医院的徐成启亲自到高刘分院担任正式院长,接着方钦云任院长,后来担任医院负责人的有郑守旺、黄邦青、贺泽银、孔繁新、袁志渊、孙钊等,现任院长陈孝荣。

    1972年初步解决混岗问题。也就是所谓集体性质和国家性质不同身份。

    1974年通电后,开展了X光机,检查化验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有效救治,疟疾和血丝虫绝迹了,外科手术也能进行。

    到1980年代,大桥医院有职工48人,其中技术人员35人,设立有各科室,除了门诊内科,妇产科、五官科、放射科、化验室、计划生育室、卫生防疫,设备渐渐齐全,1985年当年门诊病人16355人次。内科的贺泽银是蚌埠医学院五年制毕业的,艺术精通熟练,常见病治疗很有一套;外科的郭文平手术相当麻利精细,成功率很高。中医科罗守礼的针灸非常有名,曾在六安地区和全省范围内培训过一批人。他们都在践行着毛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指示。

    过去,农村人生孩子土法接生,缺乏消毒条件,不卫生,新生儿因破伤风感染生病夭折死亡率相当高。自从大桥医院成立后,有了妇产科,大大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例如妇产科的叶顺华、侯永慧医生,无论是正常接产还是剖腹产,手术精湛,对患者热心负责,有着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就诊者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常规疾病的治疗也行之有效。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当时医生拿的是固定工资,不像现在开处方与工资福利挂钩。医生给患者看病,根据病情,对症治疗,病家花钱少。例如有患者到大桥医院内科看病,内科主任贺医生不需化验,凭经验诊断其是营养缺乏而导致贫血,没开一分钱药物处方,嘱咐患者回家通过食疗补充营养,疗效明显。

    当时的外科手术,急患者之所急,想病家之所想,排忧解难,真正做到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八十年代初,一位急性阑尾炎患者被人抬到大桥医院,郭文平医生接诊后,判断已经化脓,非常危险,如果推卸责任,签个“转院治疗”单子,就可以一推六二五,无需担责。但是他清楚,当时没有车辆到合肥,抬到合肥近十个小时,也许途中就会有生命危险。他毅然决定,就地立即手术。谁知手术中途突然停电。医院虽然有汽油发电机,但是缺汽油。他告诉病家到区人武部求援,取来了汽油,郭医生自己亲自摇动发电机手柄,成功发电,又换了一套备用的手术服,重新消毒,继续手术,使病家深受感动。整个手术一周后出院,只花了八九十元。

    由于大桥医院的医生们医技高明、医德高尚、医风纯正,所以跟当地人民关系密切,以致八十年代几位骨干医生调到合肥或县城,群众依依不舍,很多细节感人至深。例如黄春章医师曾用自己的血给病人输血。

    大桥医院由于是县分院,在当时对全区各公社卫生院和各大队卫生室的业务指导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县里的有些事业单位在区里有办事机构,而县卫生科在区一级,就只有通过分院,延伸到对公社卫生院和大队合作医疗室的管理和指导,1974年,培训赤脚医生100多人。当时负责培训工作的黄春章至今还保留当年与赤脚医生的合影照。另外对各公社(乡、镇)的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节育和引流产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医院的工会组织全区年轻在职医生培训上课,后来有六人考取黄山卫校。

    新世纪后,该院名称数易其名,曾称肥西县第六人民医院,又改称肥西县高刘镇中心医院。现在与省二院联营,即将升格为三甲医院。

    现在,原肥西县高刘分院建成了合肥经开区高刘中心医院,硬件设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崭新的大楼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愿新一代人能继承前辈奠基人的医德医风医技,为高刘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参考肥西县志,并鸣谢黄春章、窦伦卫等人接受采访)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